親近自然,遠離都市的喧囂,投入休閑農家樂的懷抱中,享受健康純自然的農家樂。
野炊是一種比較有意義的團體活動,由于野炊活動更加強調團體之間的團結協作,需要個人與團隊進行協調,以及對個人動手能力的煅練,所以野炊活動既是一種游樂,更是一種團隊精神拓展訓練活動!大凡去往野炊之人,其意倒不只在味,而在于那閑情野趣。雞腿是美味的,山花是香噴噴的,人是水靈水靈、春光燦爛的,思想是滑溜溜的魚,在鮮嫩嫩的綠里周游得無邊無際,人美得跟盛開的花似的。恐怕這才叫真正的色香味俱全,人間滋味之極至也不過如此!
【團隊野炊拓展項目描述】
團隊野炊通常又稱為軍事野炊,團隊野炊指在野外活動中利用地形地物建野炊灶是野外生活很重要的一種技能,是野炊的基礎和必備條件。各種爐灶還要根據所能尋找到的燃料修建。
在一個戶外的環境,我們埋鍋造飯?;靥峁┧械男迈r食物、相關配料、米飯及做菜工具,以小組的形式作出屬于自己的一桌美味佳肴,然后通過對“色、相、味”的評比,選出優勝組,同時進行相關的獎懲。
現今,野外生活可以攜帶汽油爐、煤氣爐等現代化設備。但在不具備這些條件時,需修簡易、實用的爐灶,用以燒水、做飯等。
【團隊野炊常用爐灶分類】
1. 三石爐灶
三石爐灶是最簡單且歷史最久遠的一種爐灶。取三塊高度相同的石塊呈三角形擺放,鍋或壺架放在當中,一般情況下鍋底或壺底需距地面20公分左右(高度需視所用燃料確定,如用牛糞燃料高度不宜超過20公分,如用木柴可適當加高)。
2. 吊灶
找兩根上方有杈的樹枝平行插在地上,中間橫一木棍或樹枝、帳篷桿等,將鍋或壺吊掛在橫木上,下方生火。也可用石塊壘一道U型墻,在其上架一木棍或樹枝,鍋或壺吊在木棍上,下方生火。U型的口應向吹風方向,以利于燃燒。
以上兩種爐灶是使用最普遍的,至今,邊遠地區的少數民族仍沿用此種爐灶。
3. 木架灶
在森林地區有時找不到合適的石塊建灶,可找4~6根長約30~40公分的粗樹枝(最好是新的或濕樹枝),一端用刀削尖,按所用的鍋或壺的底面積,呈方形或六角形釘在地上,將鍋或壺架在木樁上,下方生火。
4. 坑灶
在既無合適的石塊又無樹枝的情況下,也可在地上挖一坑灶。在地面上挖一深約20~30公分、長約120公分、寬約30~40公分的斜形穴坑,坑口向風吹方向,用木棍或帳篷桿架在坑的兩邊用土堆起的土包上,將鍋或壺吊掛在木滾將鍋或壺木棍或帳篷桿上(一般掌握在鍋底、壺底和坑底之間的距離需在20公分以上)。
5. 火塘灶
火塘是篝火的一種,應選擇坡坎下避風處,挖一方形或圓形深約20公分左右的塘坑,上支三角架以供烘烤食物、燒水、做飯?;鹛量涌梢暂^好的保存火種,還可以將食物埋在火塘中烘烤。
野炊灶還有很多種,如壘灶、散沿灶、避光灶等等,可根據人數多少,就地取材修造。
野炊灶在野外使用時,應特別注意避免發生火災,建灶時應將灶邊雜草等易燃物清理干凈,并需有防火措施。使用后要將余火熄滅或用土掩埋,以免留下火災隱患。
【團隊野炊拓展項目作用】
本來只是一個解決溫飽的事情,我們希望讓大家走得更近,再次見到昔日的炊煙,享受家的感覺,樂在廚藝PK中。。。
團隊野炊具備了以下幾點鮮明特征:
1、 使隊員能主動同別人接觸交流,達到相互熟悉增進了解
2、 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讓隊員在短時間內增進熟識度,盡快融入活動中來。
3、 活躍氣氛,提高隊員之間的協同工作能力,共同完成任務。
4、 落實崗位職責,分工合作,增強學員的責任感以及激發個人的綜合潛能。
5、 才藝展示,讓學員可以發現團隊成員更多的閃光點,增進團隊感情。
6、 可以開擴視野。豐富閱歷。體驗生活。享受人生。
【團隊野炊拓展項目分享要點】
1、 在整個活動中你擔任了什么樣的角色?有沒有積極地參與菜色的設計?有沒有開動腦筋,將想象力發揮到極致?有沒有積極動手去協同完成整個烹制的過程?為什么?
2、 你的設想被接受了嗎?如果是,你的感覺如何?如果不是,你的感覺又如何?
3、 當你提出的設想被淹沒在眾人的討論聲中,無人理睬時,你是怎樣做的?
4、 或許平時在家中嬌生慣養的你在這一刻什么活都沒有做過,此刻你的感受是?
5、 在如此大團隊的分工協作去共同完成一件事情,是否感受到了大家是一個真正的大家庭?
6、 看似簡單的野炊項目其實是不是恰恰反映出了公司的日常運作場景?